產地分布:
國內分布:我國除新疆、青海、內蒙古等省區(qū)以外幾均有分布;
國外分布:日本、朝鮮等地亦有分布。
形態(tài)特征:
多年生,簇生草本。稈高0.5-1.5米,圓形,壓扁或具棱,下部直徑可達5毫米,光滑無毛,具光澤
,黃白色或褐色,實心,髓白色,有時節(jié)處被白粉。
葉鞘緊裹稈,背部具脊,通常生疣基硬毛;葉舌堅紙質,長1-2毫米,頂端鈍圓,有睫毛;葉片線形,長10-50厘米,寬4-8毫米,基部通常近圓形,頂部漸尖,中脈顯著,兩面無毛或疏被柔毛,背面常粉白色,邊緣略卷曲,粗糙。
大型偽圓錐花序多回復出,由具佛焰苞的總狀花序組成,長為全株的1/3-1/2;佛焰苞長2-3厘米;總狀花序長15-17毫米,具長2-5毫米的花序梗,由7小穗組成。下部總苞狀小穗對輪生于一平面,無柄,雄性,長圓狀披針形,長7-10毫米;第一穎背面上部常生瘤基毛,具多數(shù)脈。無柄小穗兩性,1枚,紡錘狀圓柱形,長8-10毫米,基盤被褐色髯毛,銳利;第一穎革質,背部圓形,頂端鈍,被短剛毛,第二穎與第一穎同質,等長,兩邊為第一穎所包卷。第一外稃短于穎;第二外稃退化為芒的基部,芒長3-6厘米,1-2回膝曲;穎果長圓形,胚線形,長為穎果的1/2。
有柄小穗形似總苞狀小穗,但較短,雄性或中性?;ü?-12月。
生長習性:
生于海拔80—2700米的干燥山坡、草地、路旁、林緣等處。
繁殖培育:
園林用途:
病蟲害防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