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地分布:
產于浙江、安徽
形態(tài)特征:
多年生草本。須根堅韌。稈直立或基部膝曲,具7-8節(jié),圓柱形,壓扁或上部節(jié)間有一棱槽,光滑無毛,近節(jié)處被白粉,后脫落,稈下部直徑4-10毫米,高1-2.5米。葉鞘疏松包稈,光滑無毛,下部的長于節(jié)間,上部的短于節(jié)間,壓扁,具一較顯的棱脊,鞘口疏生疣基剛毛;葉舌紙質,長2-7毫米,頂端圓形;葉片線形,長3o-60厘米,寬4-10毫米,頂端漸尖,主脈明顯,于背面凸出,兩面無毛或近基部疏生瘤基剛毛。偽圓錐花序長可達1-1.5米,具3-4節(jié),每節(jié)生1-3枝,每枝頂端著生一異佛焰苞的總狀花序,總狀花序長3-6厘米,具纖細而常彎曲的總花梗,總花梗長4-7厘米,頂端密生金黃色剛毛;佛焰苞舟形,長4-9厘米,無毛,頂端長漸尖;每總狀花序由13-17小穗組成。最下2對總苞狀小穗不著生在同一平面,長25-40毫米,雄性;穎草質,第一穎披針形,近緣具白色瘤基剛毛,頂端長漸尖,第二穎狹,頂端長漸尖;呈芒狀,稃透明膜質,雄蕊3,紫色。無柄小穗兩性,長可達1厘米(芒除外),基盤密生髯毛;穎革質,被黃褐色粗毛,第一穎寬卵形,兩邊內卷包裹第二穎,具11脈;第二穎長圓形,邊緣內卷,具3脈,第二外稃退化為芒基;芒長2-4厘米,芒柱短粗,常旋扭,膝曲,芒針直;其內稃透明膜質,無脈;鱗被2,楔形;雄蕊3,花藥紫紅色;子房梨形;花柱分離;柱頭帚狀,紫紅色。有柄小穗酷似總苞狀小穗?;ü?-10月。
生長習性:
生于海拔200-1000米的山坡、路邊。
繁殖培育:
園林用途:
病蟲害防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