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(chǎn)地分布:
分布于四川西南,云南西北和西藏東南(隆子)。
形態(tài)特征:
多年生草本,高25一35厘米.根莖粗壯,深褐色,木質(zhì)化或塊莖狀。具棱角,下部第一節(jié)通常較長,具3個分枝,上部假二又狀分枝,被開展的疏長柔毛或下部近無毛。但上部有或疏或密的開展腺毛。葉基生和莖上對生;托葉狹披針形或上部為鉆狀披針形,長5一8毫米,寬約2毫米,被疏柔毛;基生葉和莖下部具長柄,柄長為葉片的3一5倍,被疏柔毛,近葉片處被毛密集并混生有開展的長腺毛;葉片五角形或五角狀腎圓形,長2一4厘米,寬3一5厘米,5深裂,裂片倒卵狀菱形或楔狀寬倒卵形,下部寬楔形、全緣,上部齒狀淺裂或3深裂,小裂片先端具23枚不等的寬牙齒。齒端鈍,具不明顯短尖頭,表而被多細胞棒狀透明短伏毛,背面僅沿脈被糙毛。總花梗腋生和頂生,明顯長于葉,被倒向短柔毛和開展透明腺毛;花梗與總花梗相似,長為花的1.5一2倍,花、果期皆直立;苞片鉆形.長5一6毫米;粵片卵狀橢圓形.長6一7毫米,寬2一2.5毫米,先端具長約1.5毫米的尖頭,通常沿脈和邊緣被開展腺毛;花瓣紫紅色,倒卵形,長為粵片的1.5一2倍,先端圓形,基部急縮為短柄,內(nèi)面密被短柔毛;雄蕊與曹片近等長,花絲下部擴展,基部被糙毛,花藥棕褐色;雌蕊被短柔毛,花柱分枝棕褐色。兩果長2.5一3.2毫米,被短柔毛,成熟果瓣常由花柱基部斷裂向上反彈,果瓣仍包于緊縮的花件內(nèi).花期67月,果期7一8月。
生長習性:
生于海拔2100一3400米的林下、灌叢和溝谷草坡。
繁殖培育:
園林用途:
病蟲害防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