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(chǎn)地分布:
產(chǎn)于黑龍江、吉林、遼寧、河北、內(nèi)蒙古、山西、陜西、甘肅、山東、江蘇、安徽、浙江、福建、臺灣、河南、湖南、廣東、廣西等省區(qū)。分布于朝鮮、日本、原蘇聯(lián)(西伯利亞地區(qū))。[2] 生于海拔150-1000米的山坡、林緣、路旁、灌叢及雜木林間。
形態(tài)特征:
直立灌木,高1-3米,多分枝,小枝黃色或暗褐色,有條棱,被疏短毛;芽卵形,長2-3毫米,具數(shù)枚黃褐色鱗片。羽狀復(fù)葉具3小葉;托葉2枚,線狀披針形,長3-4.5毫米;葉柄長2-7(-9)厘米;小葉質(zhì)薄,卵形、倒卵形或卵狀長圓形,長1.5-6厘米,寬1-3.5厘米,先端鈍圓或微凹,稀稍尖,具短刺尖,基部近圓形或?qū)捫ㄐ?,全緣,上面綠色,無毛,下面色淡,被疏柔毛,老時漸無毛。
總狀花序腋生,比葉長,常構(gòu)成大型、較疏松的圓錐花序;總花梗長4-10厘米;小苞片2,卵形,長不到1厘米,先端鈍圓或稍尖,黃褐色,被短柔毛;花梗短,長約2毫米,密被毛;花萼長約5毫米,5淺裂,裂片通常短于萼筒,上方2裂片合生成2齒,裂片卵形或三角狀卵形,先端尖,外面被白毛;花冠紅紫色,極稀白色(var.albaBean),長約10毫米,旗瓣倒卵形,先端微凹,翼瓣較短,近長圓形,基部具耳和瓣柄,龍骨瓣與旗瓣近等長,先端鈍,基部具較長的瓣柄;子房被毛。
莢果斜倒卵形,稍扁,長約10毫米,寬約5毫米,表面具網(wǎng)紋,密被短柔毛。花期7-9月,果期9-10月。
生長習(xí)性:
胡枝子耐旱、耐瘠薄、耐酸性、耐鹽堿、耐刈割。對土壤適應(yīng)性強(qiáng),在瘠薄的新開墾地上可以生長,但最適于壤土和腐殖土。耐寒性很強(qiáng),在壩上高寒區(qū)以主根莖之腋芽越冬,在翌年4月下旬萌發(fā)新枝,7至8月份開花,9至10月份種子成熟,刈割期為6至9月,再生性很強(qiáng),每年可刈割3至4次。
繁殖培育:
繁殖方法
種子
播種前要進(jìn)行種子處理。播種前3天用“兩開一涼”的熱水浸種(即用2份開水1份涼水,當(dāng)水溫降到50℃時,邊倒水邊攪拌種子)。浸24小時后撈出,放蘿筐內(nèi),在保持一定溫度和濕度的條件下催芽。當(dāng)種子裂嘴1/3時即可播種,一般采用開溝條播,按20-30厘米開播,覆土0.5-1厘米,每畝播種量2kg。
插條
選取粗0.5-1厘米的萌條,截成約20厘米的插穗,秋季或早春扦插均可。
栽培技術(shù)
前期準(zhǔn)備
采種
9-10月,當(dāng)莢果黃褐色時即可采集。采種方法一般用手?jǐn)],采集的莢果晾干后搓掉果柄、清除雜物后,裝袋貯藏于干燥通風(fēng)處。
選地與整地
育苗地選中性的沙質(zhì)壤土為好。要深翻,一般不淺于30厘米。翻后作床或畦,待播種。
移栽
在有水土流失的坡地,采用水平溝,水平階整地進(jìn)行栽植。選根系良好的壯苗.苗木宜截干栽植,穴植。穴徑30厘米,探30-50厘米,每穴植苗1-2株,栽后澆水并覆土保墑。
田間管理
定苗
在苗高6-10厘米時進(jìn)行定苗,條播株距20厘米左右。穴播每穴1-2株。
追肥
在定苗后追施氮肥和磷肥.硫銨5-10kg/畝,過磷酸鈣5kg/畝,可加速幼苗的生長。
除草松土
苗出齊后即可進(jìn)行第1次除草,以淺除為好,切勿過深。以后視雜草情況再除1-2次即可。
排水灌水
在苗期保持濕潤;幼苗時不耐澇。注意排水。
平茬
2-3年時需進(jìn)行平茬,促進(jìn)其生長發(fā)育。
病蟲防治
病害
有根腐病、白柑病銹病,可用50%的多菌靈或70%的甲基托布津1000-1500倍液噴灑。
蟲害
主要害蟲有食心蟲、蚜蟲,可用1000-1500倍40%的樂果乳油或1500倍的50%的碡胺乳油防除。
園林用途:
胡枝子花繁色艷,姿態(tài)優(yōu)美。宜叢植圩庭院的草坪邊緣、山邊、假山旁,常用于防護(hù)林,是優(yōu)良的水土保持改良土壤樹種
病蟲害防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