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地分布: 產云南東南部的西疇、麻栗坡(模式標本產地)
形態(tài)特征: 藤狀灌木,幼枝散生淺褐色柔毛。葉兩列,革質,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,長10- 17厘米,寬4-8厘米,先端漸尖或鈍尖,基部楔形,全緣,中脈和側脈兩面明顯隆起,基生葉脈三出,短,側脈15-17對;葉柄長2.2-3厘米;托葉披針形,長約1厘米。榕果單生葉腋,球形,直徑2-2.2厘米,成熟黃色,無毛,無總?;蚓叨坦#诓堪殸?,基生苞片3,卵狀橢圓形,小;石細胞豐富;癭花具柄,花被片4,倒卵狀披針形,子房無柄,花柱無毛;雄花花被片4,花藥具短尖。榕果干后木質化。
生長習性: 常生于海拔1 300-1 500米的混交林中
繁殖培育:
園林用途:
病蟲害防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