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(chǎn)地分布:
分布于廣東(海南島、保亭縣)。
形態(tài)特征:
草本,莖細(xì)而長蔓,節(jié)上生多須的不定根,節(jié)間長,節(jié)上發(fā)出長不超過9厘米的短枝,枝較粗于主莖,莖、枝均有棱,生有鉤曲的短硬毛;葉在主莖上的小,常長寬幾相等或?qū)掃^于長,大在1厘米左右,緣有十枚以下的圓齒,在短枝上的葉較大很多,柄粗壯,長4-8毫米,有狹翅,被勾毛;葉片寬卵形或卵狀矩圓形,長2.6-6厘米,寬1.8-3.3厘米,頂端圓,基部寬楔形,或長漸狹有時不對稱,后部或有時半部全緣,其余有缺刻狀圓鈍鋸齒,與主莖上葉均兩面有壓平而頂端鉤曲的短硬毛,下面沿葉脈尤密,上面褐色,下面顏色較淡,葉脈明顯突起?;ㄐ蚩偁?,生于短枝端,稀疏,有花2-8朵,稀可達(dá)12朵;花梗細(xì)弱,長8-25毫米,有彎曲而極稀疏的硬毛或幾無毛;苞片條狀披針形,長約3毫米,有毛;萼僅基部聯(lián)合,齒5,條狀披針形或條形,長5-7毫米,頂端長漸尖,全緣,有明顯的中肋,外面散生鉤曲的硬毛;花冠長約5毫米,下唇中裂基部心形,與側(cè)裂組成褶疊,圓形,側(cè)裂尚較中裂為大,上唇穹形,卵形銳頭,不裂;退化雄蕊花絲游離部分很短,兩枚不等,左方一枚較大,頭狀,右方枚小一半,有一小裂,有性雄蕊,低于退化雄蕊,花絲短,花藥有彎而鉤狀之距。蒴果近球形或矩圓形,無毛,比宿萼短;種子多數(shù),卵球形,黃褐色,有紋孔。
生長習(xí)性:
生于山腰、斜坡或密林中。
繁殖培育:
園林用途:
病蟲害防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