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(chǎn)地分布:
國內(nèi)分布:云南南部
國外分布:印度
形態(tài)特征:
灌木或小喬木,枝條頂部蔓延,除花外,全株無毛;莖皮和枝條密被皮孔。葉橢圓形或橢圓狀卵圓形,有時倒卵形,長4.5—12厘米,寬2.5—6厘米,頂端急尖,基部圓形,葉面亮綠色,葉背淺綠色;側(cè)脈每邊6—8條,兩面扁平;葉柄長5—10毫米。聚傘花序二至三歧,頂生,通常著花5—8朵;總花梗和花梗被短柔毛;總花梗長達7厘米;花梗長5毫米;苞片2—3對,披針形,長9毫米,寬1.5毫米,被短柔毛;小苞片1對,著生于花梗基部,披針形,長7毫米,寬1.5毫米,被短柔毛;萼片線狀披針形,長1厘米,寬2毫米,外面被短柔毛,內(nèi)面基部有腺體;花冠淡紫色或黃色,花冠筒下部圓筒狀,長8毫米,直徑4毫米,上部鐘狀,長8毫米,直徑8毫米,花冠筒內(nèi)面僅雄蕊著生處被柔毛,花冠裂片卵圓形,頂部延長成一尾帶狀,長達5厘米,基部寬3.5毫米,中部寬1.5毫米;副花冠由10枚舌狀鱗片組成,著生于花冠筒的喉部,頂端伸出喉部之外,每2枚副花冠裂片的基部合生;雄蕊著生于冠檐的基部,藥隔頂端漸尖而延長成一尾狀并伸出花冠筒的喉部之外,被微毛,花絲肉質(zhì),被微毛;心皮離生,上部被微毛至無毛。蓇葖果木質(zhì),長圓狀,長11—16厘米,直徑2—3厘米,密生灰白色圓形的斑點;種子紡錘形,扁平,長2.5厘米,寬4毫米,棕褐色,頂端有長喙,喙長4厘米,喙上輪生黃白色絹質(zhì)的種毛長4—6厘米。 花期4—6月,果期7月—翌年2月。
生長習(xí)性:
生于海拔500—1000米的山地雜木林中或山坡路旁灌木叢中。
繁殖培育:
園林用途:
病蟲害防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