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地分布:
原產于東歐,天然分布于高加索、中亞的東南部草原地帶,1932年由蘇聯引入美國幾年后引入加拿大,現成為北美洲西部干旱地區(qū)的重要栽培牧草。我國1974年開始引入,經在青海、內蒙古、北京及東北等地試種,普遍表現耐寒、耐旱,生長勢強,再生性較好,株體高大,莖葉繁茂,在我國高寒、干旱及半干旱草原是一個有發(fā)展前途的草種。
形態(tài)特征:
中間偃麥草為禾本科偃麥草屬多年生草本。具橫走根狀莖。稈直立,粗壯,高70--130cm,具6—8節(jié),寬片質硬形,長20—35cm,寬0.5--1.2cm,上面粗糙,下面較花序直立,長 20—30cm;穗軸節(jié)間長 6—16mm;小穗長10—15mm,含3—6小花;穎矩圓形,先端截子而稍偏斜,具5-7脈;外稃寬技針形,無毛;內稃與外稃等長
生長習性:
耐鹽,可在中輕度鹽化土壤上生長。
繁殖培育:
園林用途:
病蟲害防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