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(chǎn)地分布:
國內分布:陜西、甘肅、江蘇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湖北、湖南、廣東、廣西、四川、貴州、云南
形態(tài)特征:
多年生草本,無地上莖,有時具長達30厘米的上升的匍匐枝,枝端簇生數(shù)枚葉片。根狀莖粗6-10毫米,長可達15厘米,垂直或有時斜生,節(jié)間短而密,通常殘存褐色托葉,密生細根。葉基生,葉片心形或腎狀心形,長2.5-5厘米,寬3-4.5厘米,花后增大呈腎形,長約9厘米,寬約10厘米,先端急尖或漸尖,基部彎缺狹或寬三角形,兩側耳部花期常向內卷,邊緣有具腺體的鈍鋸齒,兩面無毛,有時下面僅沿葉脈稍被毛;葉柄有翅,長4-10厘米,花后長達25厘米;托葉離生,卵形,長1-1.8厘米,淡褐色或上半部色較淺,先端漸尖,邊緣疏生細鋸齒或全緣?;ㄝ^大,淡紫色或白色,具紫色條紋;花梗長不超出于葉,中部有2枚線形小苞片;萼片披針形或狹卵形,先端稍尖,基部附屬物短,末端截形疏生淺齒,具狹膜質緣;花瓣長圓狀倒卵形,側方花瓣里面近基部有須毛,下方花瓣連距長約1.5厘米;距囊狀,較粗,明顯長于萼片的附屬物;下方2枚雄蕊之距長約1毫米,粗約1.1毫米,末端鈍;子房無毛,花柱基部稍向前膝曲,上部增粗,柱頭平截,兩側及后方具肥厚的緣邊,前方具平伸的短喙。蒴果橢圓形,長約1.5厘米,無毛,有褐色腺點。種子大,倒卵狀,長2.5毫米,直徑約2毫米,頂端圓,基部尖?;ㄆ?-6月,果期5-7月。
生長習性:
生于林緣曠地或灌叢中、溪旁及草坡等處。
繁殖培育:
園林用途:
病蟲害防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