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(chǎn)地分布:
產(chǎn)于云南西北部;國外分布于印度、不丹、緬甸、孟加拉國和越南。
形態(tài)特征:
灌木或小喬木,高1.5-3米,全株無毛,小枝柔弱而廣展,圓柱形。葉紙質(zhì),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,長9-14厘米,寬2.5-4.5厘米,頂端漸尖或尾狀漸尖,基部楔形,干時(shí)下面常呈赤褐色;側(cè)脈8-10對,纖細(xì),在下面稍凸起,葉柄長0.3-1厘米;托葉在葉柄間,三角形,頂端鉆狀長尖,長0.6-1.5厘米。聚傘花序腋生或與葉對生,長3-4厘米,寬3-5厘米,不規(guī)則分枝;總花梗和花梗纖細(xì);小苞片狹三角形,長約1.5毫米;花梗長5-10毫米;雄花小,長約4毫米,萼管倒圓錐形,花冠白色,近圓筒形,有線形的小斑點(diǎn);雌花較大,長約8毫米,萼管長卵形,花冠白色,近漏斗形。漿果橢圓形,長1-1.5厘米,直徑約8毫米,頂冠以宿存的萼檐,果柄纖細(xì),長0.7-2厘米;種子多數(shù),密聚,楔形,長約1.5毫米,上部寬約2毫米。果期9-10月。
生長習(xí)性:
生于海拔1250-2000米處的山谷林中。
繁殖培育:
園林用途:
病蟲害防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