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(chǎn)地分布:
產(chǎn)云南東南部至南部(蒙自、思茅、景洪、勐海、滄源)、四川中部(天全)。海拔 700--2000米,生于山地林緣或疏林中樹干上。模式標(biāo)本采自云南(思茅)。
形態(tài)特征:
莖不明顯,通常無葉,至少在花期時無葉?;ㄐ?—2個,下垂,不分枝,長達(dá)26 厘米,密布茸毛,綠色帶紫色斑點(diǎn);花序軸長約為花葶全長的4/5—1/2,疏生多數(shù)花; 花序柄被數(shù)枚膜質(zhì)鱗片狀鞘;花苞片膜質(zhì),卵狀披針形,長3—4毫米,先端短急尖, 具1條脈,背面疏生短硬毛;花梗和子房長約4毫米,密布短毛;花質(zhì)地稍厚,萼片和 花瓣茶色或淡褐色,除基部外周邊為淺白色,具5條脈,背面密布短毛;中萼片向前 傾,卵狀橢圓形,長5—6毫米,寬4—5毫米,先端圓形;側(cè)萼片卵圓形,與中萼片等 大,先端圓形;花瓣近長圓形,等長于萼片而稍較窄,先端近截形;唇瓣黃色,貼生于 蕊柱足末端,3裂;側(cè)裂片直立,狹長圓形,較大,長約4毫米,中部扭曲,先端圓 形,邊緣具淡褐色斑點(diǎn),內(nèi)面具紅色條紋;中裂片很短,先端鈍并且凹入,上面在兩側(cè) 裂片之間凹陷呈淺囊狀,并且被覆著海綿狀的附屬物;附屬物淡褐色,V字形;蕊柱淺 白色,很短;蕊柱足長約4毫米,具2條褐色縱條紋;蕊喙淺白色,很短;藥帽淺白色 或黃色,前端收窄呈三角形,兩側(cè)各具1條絲狀附屬物。蒴果圓柱形,稍弧形彎曲,長 約4厘米,粗4—5毫米。 花期3—5月,果期7月。
生長習(xí)性:
繁殖培育:
園林用途:
病蟲害防治